您当前所在位置:主页 > 党建之窗

寻访金庸故居:从家纺展到江湖梦的穿越之旅

发布时间:2025-08-25|栏目:党建之窗|浏览次数:24

一场文化与侠义的邂逅,在武侠泰斗的故乡感受刀光剑影之外的文人情怀。


周一,参加完海宁家纺展与中国纺织品牌大会,告别展会的喧嚣,我们决定为心灵换一种节奏——前往金庸先生故居,从现代的纺织工业一跃穿越到侠骨柔情的武侠世界。

640.jpg

金庸故居位于海宁市袁花镇新伟村赫山房,是查良镛(笔名金庸)的出生地,更是“金学”研究的根脉地、查氏文化的传承地。为缅怀金庸“侠之大者、为国为民”的家国情怀,传承他“持守正义、重信然诺”的世间道义,2023年下半年,金庸故居进行闭馆施工,全面修缮布展;2024年3月,正式面向社会开放。从钱江君廷酒店驱车约30分钟,驶过一片村居农田,这个隐藏在江南水乡中的文化圣地便悠然在目。


PART.1


书香门第:江南有数人家


640.jpg

立于故居门前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灰瓦白墙的晚清风格建筑,青石门框黑漆墙门,门上镶嵌着著名红学家冯其庸题写的“金庸旧居”青石匾额。

迈入轿厅,“文魁”、“进士”匾额高悬梁上,瞬间感受到金庸先生出身的海宁查氏家族那份厚重的文化底蕴。

640.jpg

金庸故居分为“居”和“展”两部分。“居”部分基于建筑布局,以澹远堂、退思轩为主要展示空间,涵芬草庐、查文清居室等为补充展示,通过早期的江南风格建筑、多样的展陈形式还原了金庸先生的成长环境与家族背景。查家不愧是名门望族,清代便有“一门十进士,兄弟三翰林”的辉煌,被康熙皇帝誉为“唐宋以来巨族,江南有数人家”。正厅中央悬挂着康熙御笔“澹远堂”匾额,蓝底金字,镶金龙花边,璀璨夺目。静立此处,不禁想象年幼的金庸在此读书习字的场景。


PART.2


武侠之源:文心侠骨赤子情


640.jpg

“展”部分以“文心侠骨赤子情——金庸的故事”为主题,展示金庸的传奇一生,内容包括“江南世家”“少年求索”“书剑人生”“赤子丹心”“世界金庸”五个篇章,详细描绘了海宁查氏家族的历史脉络和家族谱系,真实呈现金庸先生小说家、编剧、报人等多种身份,凸显其爱国爱港、情系桑梓的家国情怀。

640.jpg

入口处的“记澹远堂之界碑”是展览最为珍贵的展品。碑面所撰写的“澹远堂”乃是康熙皇帝的手迹。“澹远堂”最早为海宁查氏六世祖(南支)雪坡公查绘家的堂号,到了清初(康熙四十一年),该堂号因康熙帝为近臣、雪坡公之七世孙声山公查昇所乞,而亲笔书之。

640.jpg

金庸共创作15部武侠小说作品,其中的14部作品浓缩为一副对联:“飞雪连天射白鹿,笑书神侠倚碧鸳”,横批则是另一部作品“越女剑”。金庸通过武侠小说作品,塑造了近1500个人物,创造了当代中国文坛的神话。




后记

参加家纺展和品牌大会时,我们探讨的是如何打造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品牌。而金庸先生的作品,堪称中国文化领域最成功的“品牌”之一——凡有华人的地方,就有金庸的武侠世界。他的作品超越了时代和地域,传递着普世的价值观:侠义、诚信、勇气和家国情怀。

故居现已免费对外开放,不过也许是周一,游客寥寥。谨向海宁家博会建言:若能在紧凑的行程中添上一站“金庸故居”,让与会者在商业头脑风暴之后,与这片土地的文脉撞个满怀——江湖不远,只隔一道赫山房的木门。


部分来源|海宁发布

编辑|浙纺协新媒体团队


标签:全部
Copyright © 2012-2024 浙江省纺织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
电话:0571-87019028 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恒祺商务中心A座八楼807室 备案号:浙ICP备2023015244号
网站地图百度/谷歌) 技术支持:浙江灏天信用